江采萍(公元710年-公元756年),號梅妃,閩地莆田(今福建莆田)人,唐玄宗寵妃之一。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。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。
江采萍自幼陪穎,父親極賞識,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、吟誦詩文。九歲時,就能背誦《詩經》中記載周文王后妃事跡的《周南》和《召南》兩部分詩。十四歲,善吟詩作賦,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,不僅長于詩賦,還精通樂器,善歌舞,琴棋書畫無所不通。
開元中,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閩越,江采萍被選入宮。唐玄宗愛如至寶,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,號梅妃[2]。
梅妃喜梅,氣節若梅。后被楊貴妃貶入冷宮上陽東宮。公元756年(天寶十五年),安祿山發動叛亂(史稱安史之亂),唐玄宗落逃沒帶冷宮中的梅妃,梅妃白綾裹身,投井自盡。
林佩環,清代女詩人,名頎,字韻徵,號佩環,順天大興(今北京市)人,成都鹽茶道林儁(字西厓,官至四川布政使)之女。
佩環系清代蜀中詩人之冠張問陶繼室。時張問陶正值功名受挫,命運乖戾之際。順天鄉試落第,發妻和長子又相繼去世。林西厓仰慕張問陶才華,將其招贅入門;船山作《丁來九月贅成都鹽茶道署,呈外舅林西厓先生》,有句“黃河九曲終千里,大鳥三年始一鳴。慚愧祁公能愛我,夜窗來聽讀書聲。”知遇之恩,感激之情,溢于言表。林佩環也不嫌其窘困,身心相許,結成連理。佩環工詩善畫,其夫張問陶曾嘆道:“一編盡有詩情味,夫婿才華恐不如”。林佩環畫作今已不見,其詩現存一首《贈外》。胡傳淮《張問陶年譜》《張問陶研究文集》,載有其事跡。